集科研、加工、貿(mào)易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農(nóng)牧公司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018年4月29日-4月30日,河南豐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了為期兩天的林州紅旗渠旅游學習之行,走進“人工天河”紅旗渠,學習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第一站:紅旗渠風景區(qū)
“人工天河”紅旗渠給大家?guī)砹颂貏e震撼的心靈沖擊,大家都深深的感受到這項工程的偉大。在太行山脈的半山腰,蜿蜒曲折的紅旗渠為林縣人民帶來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幸福,這是林縣人民自力更生、努力奮斗所實現(xiàn)的結(jié)果。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都可以創(chuàng)造偉大的奇跡,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更應該傳承、發(fā)揚偉大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是一個人工修建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的灌渠,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縣,歷史上由于嚴重干旱缺水,林縣 ( 今林州市 ) 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1960 年 2 月動工,至 1969 年 7 月完工,歷時近十年,經(jīng)歷了千難萬險,被人稱之為 " 人工天河 ",世界第八大奇跡。
我們正好趕上景區(qū)為弘揚紅旗渠精神,向游客再現(xiàn)當年修渠艱苦場面實景演出。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景區(qū)的一面懸崖峭壁上,上面垂吊著許多繩索,怪石嶙峋中,腰系繩索的人身著上世紀六十年代勞動服,實為演出,卻沒有音樂與燈光,所謂的舞臺,是修紅旗渠時真實的懸崖峭壁,演出中的背景聲音來自于當年一部紅旗渠的紀錄片。主題為表現(xiàn)引漳入林工程中姚村營村的婦女突擊隊的鐵姑娘們,如男人一樣奮戰(zhàn)在懸崖中開鑿修渠的場景,表演者,都是當?shù)氐拇迕瘛?
這場演出,是再現(xiàn)六十年代林縣人為改善缺水狀況,全縣人在太行山的懸崖中靠人工一鉗一錘艱苦鑿渠的真實場景,雖為演員,但空中懸掛與勞動的場景,實為真實情景再現(xiàn)。
青年洞是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總干渠主要工程之一,從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臉上穿過。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diào)出來的 300 名優(yōu)秀青年,故取名叫 " 青年洞 "。
第二站:紅旗渠紀念館
我們來到了紅旗渠紀念館: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傳承紅旗渠歷史的展館,再現(xiàn)紅旗渠修建情景,感受艱苦奮斗的精神。
走進紅旗渠紀念館,仿佛使我走進了當年撼天地,泣鬼神的宏大場面,那錘聲、那釬聲、那炮聲、那吶喊聲仿佛在我耳畔回響,一曲曲動人的故事感人至深,一幕幕生動的畫面震撼著我的心。林縣人民的紅旗渠精神,創(chuàng)造了歷史,創(chuàng)造了奇跡,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一次震撼,精神得到升華。
在紅旗渠紀念館,我們看到了上世紀60年代林縣嚴重缺水的現(xiàn)狀,看到了林縣人民為了戰(zhàn)勝旱魔而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糧食緊張、物資短缺、設備技術(shù)條件落后的情況下,倍歷艱辛將紅旗渠修建而成。這是林縣人民對努力奮斗最好的詮釋!
在連飯都吃不上只能靠樹葉維生的極其艱難條件下修渠,背景來自于林縣嚴重的干旱與缺水。據(jù)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tǒng)元年到 1949 年的 500 多年里,林縣發(fā)生自然災害 100 多次,大旱絕收 30 多次,連年大旱時河干井涸,莊稼顆粒不收,最為嚴重時曾發(fā)生過 5 次 " 人相食 " 事件,人們生活十分凄慘。
第三站:太行山大峽谷
旅游學習的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風景秀美的太行大峽谷,感受這片土地的神奇和壯麗。太行山,在歷史上有多少的傳說和故事;如今,我們走在這片土地上,走進自然,體會歷史,滋潤心靈,感受幸福。
我作為本地人今天又一次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原本有些模糊的記憶又漸漸清晰,自己也有了新的感觸。林州這幾年發(fā)展迅猛,旅游業(yè)等都非?;鸨?。這最最的根本就是因為有了紅旗渠給林州帶來了新的面貌,有了紅旗渠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林州兒女繼續(xù)創(chuàng)造美好。再次參觀和學習紅旗渠的歷史,讓我又一次深深的感受到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把握現(xiàn)在,發(fā)揚紅旗渠精神,腳踏實地的努力做好自己。
為期兩天的旅游學習,豐瑞人通過實地考察、走進紀念館、觀看紀錄片等方式,深刻體會到“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這也激勵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積極拼搏,努力奮斗,追求匠心品質(zhì),去成就更好的未來。
在 一 起,創(chuàng) 未 來
豐 瑞 人,加 油
孫曉云
上一條:熬住,你就贏了!
下一條:這才是讓顧客「爽快買單」的正確話術(shù)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