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農牧公司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豬疥螨病俗稱癩、疥癬,是由豬疥螨蟲寄生在皮膚內而引起的豬**常見的一種慢性、接觸性體外寄生蟲病。本病對豬的危害很大。其主要特征是皮膚發(fā)癢和發(fā)炎。由于病豬體表摩擦,造成皮膚肥厚、粗糙且脫毛,在面部、耳、肩、腹等處有外傷、出血,血液凝固并成痂皮。
一、流行特點
初期皮膚出現(xiàn)小的紅斑丘疹。表現(xiàn)劇癢,在護欄、墻壁等處擦癢,患部摩擦而出血,被毛脫落
本病多發(fā)生于陰濕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在飼養(yǎng)密度大、擁擠和衛(wèi)生條件不良的豬場發(fā)病特別嚴重。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豬只均可發(fā)生。注意鑒別診斷:本病易與滲出性皮炎混淆,**明顯的鑒別是疥癬表現(xiàn)劇癢。
二、臨床癥狀:
初期皮膚出現(xiàn)小的紅斑丘疹。大腿內側較為嚴重
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劇烈瘙癢、不安、消瘦。在病豬的眼睛和耳朵四周、頸部、胸腹部、股內側為發(fā)病較明顯的部位。病豬到處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甚**將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脫毛、結痂,皮膚肥厚,形成皺褶和龜裂。本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1)慢性皮炎型(皮膚角化型) 主要見于成年的經產母豬和種公豬。表現(xiàn)為皮膚劇癢、結痂、脫毛、消瘦,生長發(fā)育受阻等。
隨著豬感染疥螨病程的發(fā)展,會出現(xiàn)皮膚過度角質化和結締組織增生??梢娯i皮膚變厚,形成大的皮膚皺褶、龜裂、脫毛,被毛粗糙多屑。此癥狀常見于成年豬耳郭內側、頸部周圍、四肢下部、踝關節(jié)等處,形成灰色、松動的厚痂。病豬經常用蹄子搔癢或在墻壁、柵欄上摩擦皮膚,造成皮膚損壞開裂、出血。如果有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便形成濕疹性滲出性皮炎,患部逐漸向周圍擴展,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便具有了高度傳染性。
(2)皮膚過敏反應型(俗稱“紅皮病”) 本型較為常見,以仔豬、保育豬多發(fā)。病豬由于撓搔及擦癢使得豬皮膚變紅,組織液滲出,干涸后形成黑色痂皮。
感染初期,從頭部、眼周圍、頰部和耳根開始,而后向后蔓延。3周后皮膚出現(xiàn)病變,以耳部、眼、鼻周圍出現(xiàn)小痂皮(黑色)為特征。隨后蔓延**整個體表、尾部和四肢,出現(xiàn)紅斑、丘疹、黑色痂皮,并引起過敏反應,造成強烈癢感。由于發(fā)癢,病豬的正常采食和休息受到影響,并使消化、吸收機能降低。
三、防治
1、預防:
①、從產房抓起,對產房消毒的同時,也要用殺蟲藥物對產房進行處理。
②、保持豬清潔干燥,勤換墊草,圈內地面和墻壁用1%敵百蟲溶液噴灑。③、待產母豬用藥治療后再移入分娩舍。
④、對斷奶仔豬必須進行預防性用藥。
⑤、新引進豬只必須經過用藥治療后進場。
⑥、種豬群(種公豬、種母豬)一年兩次防治。
2、治療:
(1)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拌料間隔7天一次,連用3次。用精制敵百蟲配成0.5%的水溶液,洗擦患部或噴灑豬體,5天后再治一次。同時再用敵百蟲溶液對圈舍(墻壁、地面用具等)噴霧,前2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一次。連用4次。
(2)藥浴或噴霧法 20%殺滅菊酯(速滅殺?。┤橛停?00倍稀釋,或2%敵百蟲稀釋液,或雙甲脒稀釋液,全身藥浴或噴霧治療。要求務必全身都噴到,并連續(xù)噴7~10d。同時用該藥液噴灑圈舍地面、豬欄、墻壁,以消滅散落的蟲體。藥浴或噴霧治療后,再在豬耳郭內側涂擦軟膏(殺滅菊酯與凡士林,1∶100比例配制)。因為藥物無殺滅蟲卵的作用,根據(jù)疥螨的生活史,在**次用藥后7~10d,用相同的方法進行第二次治療,以消滅孵化出的螨蟲。也可用伊維菌素、雙甲脒、螨凈等藥物。
注明:以上信息來自網絡,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推薦:**亞霆
上一條:關于主要的豬呼吸道病原的母源抗體
下一條:實用的養(yǎng)雞日常管理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