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農牧公司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冬季養(yǎng)雞,養(yǎng)殖戶總是擔心雞受涼感冒,所以喜歡“悶”。當肉雞超過25天以后,采食量增加,生長速度加快,需氧量增加,這個時候迫不得已開始大量通風。這就造成了前期“悶”后期“通”,此時雞就很容易發(fā)生感冒,很難控制。
害怕雞感冒,不敢通風降溫,最后導致雞感冒。
肉雞的養(yǎng)殖,降溫的原則是先快后慢,通風要盡早,降溫要盡快。在面對肉雞的品種特性,以及生物規(guī)律的前提條件下, 我們進行合理的通風,降溫,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雞群感冒的情況發(fā)生。
有通風就有風速,就會帶來雞的體感溫度下降,降溫的第一步是通風,而不是減少供暖。具體操作思路如下:
第一階段降溫管理:
育雛前三天不變,第3天開始降溫,這個時候保持溫度不變。開始通風,這個時候體感溫度下降,就是降溫。第四天開始降溫0.5攝氏度。
降溫并不是通風、降溫同時進行,是需要先調整通風,然后再降溫。雛雞通風量小,但是雛雞絨毛保暖性也差,體感溫度也是比較敏感的。降溫,通風同時進行,雞就容易出現(xiàn)感冒。
第二階段降溫管理:
雞雛好,兩天降低一度,雞雛差,3天降低一度,在這種情況下,經過10~14天時間,雞舍溫度降低到28攝氏度,這個時候差不多在14天左右。
肉雞這個時候還有皮膚裸漏,羽毛沒有長全,不要再著急繼續(xù)降溫,保持28攝氏度7~10天。給肉雞的羽毛生長發(fā)育提供時間,這樣也可以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第三階段降溫管理:
經過10天左右的發(fā)育,肉雞的羽毛保暖形成了,兩天降一度,降低到26度,就不需要降低了。這個時間大概是25日齡左右,這個時候雞采食上升,生長快,對氧氣需求高。需要加強通風。
這個時候很多養(yǎng)殖戶一方面需要降溫,一方面需要增加通風,給雞提供足夠的氧氣,降溫和通風同時進行,會導致雞感冒。
教科書上經常會講,雞最適合溫度是21攝氏度,但是這只是理論。肉雞這個時候還是有大量皮膚裸漏,只是相對于前期好一點,這個時候通風會導致雞體感溫度下降快,差不多會下降3~5度。
這個是時候加強通風來降低體感溫度,如果沒有熱的表現(xiàn),沒必要刻意降溫。如果表現(xiàn)熱,再逐漸降溫,總歸先通風,再降溫,不建議同時進行。這種操作方式根據(jù)雞雛質量好壞,有輕微的溫度調整偏差,但是整體操作思路是不變的,對于雞群后期容易感冒的養(yǎng)殖戶,可以參考使用。
聲明:以上信息來自網絡,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刪除。
(文章推薦:胡?。?BR>
上一條:一招輕松解決氣囊炎
下一條:【家禽養(yǎng)殖知識】雞病傳播的途徑,超9成的養(yǎng)雞人明知故犯~~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