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貿(mào)易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農(nóng)牧公司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皮膚:
1、皮膚氣腫:由氣囊破裂引起,粗暴抓雞、碰傷所致。
2、皮下水腫:多見飼料腐敗中毒或VE-Se缺乏癥,痢特靈中毒,食鹽中毒,皮膚水腫型大腸桿菌。
3、皮下膿腫:主要綠膿桿菌,腳墊腫常見大腸桿菌,胸囊腫見于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4、皮下浸潤膠凍:出現(xiàn)在胸骨尾部,軟腹處為大腸桿菌病出現(xiàn)在頭頸皮下或全身性為禽流感。
5、皮下出血:禽霍亂、禽流感。
6、皮下局部紅腫:大腿關節(jié)外側(cè)出現(xiàn)紅腫多見新城疫、大腸桿菌,其他部位多見碰傷。
7、皮膚毛囊腫瘤:馬立克氏病。
8、皮膚結(jié)痂:皮膚型雞痘。
9、皮膚紅疹:蟲咬、中毒、墊料潮濕。
10、腳鱗有出血斑:禽流感。
肌肉:
1、肌肉蒼白:VE碰乏。
2、胸肌、腿肌出血或淤血:法氏囊,中毒。
3、胸肌呈灰白色條紋,以致出現(xiàn)黃豆到蠶豆大小不等的結(jié)節(jié),稱馬立克。
4、常見單側(cè)大腿帶狀脂肪上有針尖大小片狀密集出血點,為禽流感。
5、肋脂有針尖大小片狀密集出血點:禽流感。
6、皮肉腫脹壞死:冠、臉、髯同時腫脹并有壞死灶是禽流感;臉腫是傳鼻;單側(cè)眼、臉腫(少數(shù)雙側(cè))是霉形體;肉髯腫為禽霍亂;頭臉腫為大腸桿菌性腫頭綜合癥。
胸腺:
胸腺出血,多見于AI,ND 等病毒病。
胸腔:
胸膜出血多見禽霍亂、急性中毒病。
腹腔:
1、腹膜炎:常見MG,IB,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和霉形體綜合癥,熱應激引起的呼吸性堿中毒。
2、卵黃性腹膜炎:ND,AI,大腸桿菌,白痢,應激。
3、腹膜出血:AI、霍亂。
4、腹脂出血:AI、霍亂。
5、腹水:長期飼喂高濃度營養(yǎng)飼料;飼養(yǎng)環(huán)境長期低溫缺氧,雞舍通風不良,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大腸桿菌病;黃曲霉中毒,食鹽中毒,藥物中毒。
6、腹腔內(nèi)臟器表面覆蓋一層乳白色或淡黃色膠凍樣滲出物為鸚鵡熱衣原體。
7、腹腔內(nèi)臟器表面覆蓋一層灰色尿酸鹽為內(nèi)臟型痛風。
心臟:
1、心冠脂肪出血多見于AI,ND,禽霍亂,雞傷寒等急性傳染病及磺胺類藥物中毒。
2、心包積液:AI,ND,大腸桿菌,支原體,葡萄球菌,鏈球菌,藥物中毒等。
3、心包膜附著白色粉狀物:內(nèi)臟型通風。
4、纖維素性心包炎:大腸桿菌病,禽流感。
5、心肌壞死:雛雞白痢,李氏桿菌,弧菌性肝炎。
6、心肌腫瘤: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
肝臟:
1、肝臟異常腫大,填滿腹腔:白血病。
2、肝臟腫大:常在肝大葉正面下部附著一個或兩個花生樣血包,為白血病亞型。
3、肝腫大,肝膜下實質(zhì)內(nèi)嵌滿硬性豆粒大小結(jié)節(jié):MD
4、纖維素性肝周炎:大腸桿菌病。
5、肝表面布滿散在性黃白或灰白色點狀壞死灶:白痢、霍亂。
6、肝表面布滿珍珠樣剝離結(jié)節(jié):禽結(jié)核病。
7、肝腫大,表面有點狀或斑狀出血:雞包涵體肝炎。
8、肝臟表面有大小不等圓形壞死灶:組織滴蟲病。
9、肝表面有條狀、片狀細小密集出血帶或大出血:AI,ND,藥物中毒。
10、肝土黃色,周邊鈍圓:MG。
11、肝腫大,黃色,質(zhì)地松軟,被膜下有小出血點:脂肪肝
12、肝充血,紫黑色:大腸桿菌?。怀溲?,紫黑色且表面有陳舊性出血斑:AI
13、肝銅綠色: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康復雞霍亂(銅綠色限于肝下部)
14、肝萎縮、硬化:腹水晚期。
脾臟:
1、腫大有白色結(jié)節(jié):MD白血病,結(jié)核。
2、幾倍腫大,呈紫黑色圓球狀,有時有灰白色壞死點:大腸桿菌。
3、腫大有白色壞死灶:AI
膽囊:
1、膽囊腫脹,膽汁墨綠:多見新城疫及病毒性疾病。
2、黃肝黃膽:磺胺中毒,
腎臟:
1、腫大,表面可見單個或多個黃白色瘤塊:MD,白血病。
2、腫大,蒼白,腎小管尿酸鹽沉著:IBD,IB,粗蛋白過高,Ca高、VA缺乏,飲水不足。
3、腫大,蒼白,斑駁:MG
4、腫大,花斑豆狀:腎型IB,腺胃IB,中毒。
5、腎腫大表面密布黃白色壞死灶:AI
6、腎不腫,顏色變淡,呈淡黃色:雞病毒性腎炎。
7、輸尿管腫大,尿酸鹽沉著:VA缺乏,痛風,中毒癥。
胰臟:
1.壞死:Se-VE缺乏。
2.胰臟出現(xiàn)點狀出血或白色壞死點:AI
法氏囊:
1、腫大:IBD,法氏囊疫苗接種反應。
2、腫大,外觀呈黃色膠凍樣或紫葡萄樣:IBD,AI,ND,腎IB
3、法氏囊腫大或粘膜浸潤、出血或囊包內(nèi)充滿黃色粘稠液體或囊包內(nèi)出現(xiàn)紫黑色干酪物:IBD,傳染性病毒病。
4、法氏囊萎縮:法氏囊病后期或病愈后表現(xiàn),傳染性病毒病晚期。
5、腫瘤:白血病。
食道:
1、食道粘膜、嗉囊粗糙,有散小結(jié)節(jié):VA缺乏。
2、嗉囊下垂,粘膜粗糙增厚,粘膜表面有豆腐渣樣隆起偽膜:白色念珠菌病。
3、硬嗉子:食物纖維過多,食物內(nèi)有硬性物,飲水缺乏。
腺胃:
1、腺胃隆起,外壁呈花斑狀或網(wǎng)絡狀,胃壁增厚但肉質(zhì)不變,胃壁切面淤血:ND
2、腺胃收縮成蒜頭狀,肉質(zhì)僵化:腺胃IB。
3、腺胃粘膜發(fā)炎、潰瘍:腺胃炎。
4、腺胃粘膜潰瘍,乳頭散亂,水腫,嚴重時乳頭,乳頭間出血:ND,AI,腺胃IB。
5、腺胃與食道或與肌胃兩處連接處有一處或兩處同時出血斑或出血帶:AI,ND,IBD.
6、腺胃內(nèi)容物綠:大腸桿菌,ND.
肌胃:
1、小或萎縮狀:常見于飼料中無顆粒,塊狀鈣質(zhì)或砂礫不足或粗糙纖維不足。
2、肌胃角質(zhì)層潰瘍:VA缺乏,劣質(zhì)魚粉。
3.角質(zhì)層下有出血斑點:AI,ND,IBD.
4.角質(zhì)層極易剝離:AI。
5、角質(zhì)層極難剝離:ND。
6、肌胃內(nèi)容物綠:ND,大腸桿菌。
腸道:
1、外觀呈“花腸子”狀:ND、AI、藥物中毒。
2、腸漿膜有散在穿透性出血圓點:腸型流感。
3、腸漿膜有傘狀出血點:衣原體。
4、腸道粘膜出血潰瘍:ND
5、腸道粘膜出血不潰瘍:AI
6、十二指腸粘膜有一道2-3cm長的出血帶:AI
7、腸道水腫:多見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8、小腸腫脹,壁增厚,剪開自動翻卷:小腸球蟲
9、從卵黃蒂到盲腸扁桃體,小腸常幾倍粗腫,腸粘膜潰瘍出血,常有偽膜附著或脫落:小腸球蟲性或魏氏梭菌壞死性腸炎
10、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且兩根盲腸同時充血:盲腸球蟲
11、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見非典型ND
12、直腸和泄殖腔粘膜出血:AI、ND
13、泄殖腔粘膜出血,常腫大像雞蛋大小,質(zhì)地壞死呈墨綠色:ND
14、腸道粘膜不潰瘍,不出血,只潮紅:大腸桿菌、腸道寄生蟲
15、腸漿膜肉芽腫:禽結(jié)核病、大腸桿菌、MD
16、腸道內(nèi)容物綠:多見大腸桿菌、ND
17、腸道內(nèi)容物桔紅:小腸球蟲、腸毒綜合癥
18、雛雞卵黃囊充血或卵黃膜薄而易碎;卵黃呈黃棕色水樣液或卵黃變成干酪樣殘留物:雛雞大腸桿菌
卵巢:
1、卵泡稀疏:在育雛或育成期曾感染過傳支
2、卵巢發(fā)炎、卵泡變形,萎縮或壞死:沙門氏菌、AI、ND、大腸桿菌
3、卵巢腫大、腫瘤:MD、白血病
4、卵泡充血壞死:AI,ND,大腸桿菌
輸卵管:
1、粘膜干澀:飲水不足,新陳代謝障礙,產(chǎn)蛋疲勞,VA,VE缺乏
2、輸卵管充滿腐敗滲出物:沙門氏菌,大腸桿菌,AI,ND
3、輸卵管囊腫:大腸桿菌,衣原體
4、輸卵管萎縮:傳支
睪丸萎縮紅腫:雞白痢
鼻腔滲出物增多(甩鼻):
傳鼻、MG、AI、IB、ND、霍亂、大腸桿菌
氣管:
1、內(nèi)有偽膜:粘膜雞痘
2、內(nèi)有血凝塊:傳喉
3、充血或被粘膜堵塞:ND、IB、MG
肺:
1、肺內(nèi)有黃色結(jié)節(jié):曲霉菌
2、肺上有白色壞死灶:白痢
3、肺內(nèi)纖維素性干酪物:MG
4、肺充血或出血:ND、AI
氣囊:
1、增厚混濁:AI、ND
2、氣囊肥厚,有黃色干酪物:MG
3、纖維素性滲出(常有一側(cè)性多見左側(cè)):大腸桿菌
推薦人:王運濤
上一條:初生仔豬抖抖病的診斷與防治
下一條:雞排白便應注意 |
返回列表 |